纏繞膜包裝時需要具備的兩個基本性能,一是要有良好的機械強度延展性和回彈性;二是表面需要有良好的粘性。聚乙烯能夠為纏繞膜提供很好的機械強度延展性和比較好的回彈性,但沒辦法提供足夠的表面粘性,所以聚乙烯纏繞膜需要添加增粘劑類的添加劑,從而保證薄膜的表面粘性。下面和小編一起具體看一下吧!
在工業生產中,纏繞膜的增粘劑一般使用低分子聚異丁烯(PIB),且密度在0.905以下聚乙烯(VLDPE)和乙烯-醋酸乙烯共聚物(EVA)。
乙烯-醋酸乙烯共聚物因為在加工過程中有比較刺鼻的酸味,價格較高而且性價比低,已很少有廠家使用。VLDPE擁有柔軟性好、粘性高和耐穿刺強度高的這些特點,但因為性價比較低的原因,實際使用的也較少。
PIB作為聚乙烯纏繞膜的增粘劑,它的粘性調節范圍大,調節方便,性價綜合優勢都比較明顯。PIB及其母料是目前聚乙烯纏繞膜生產中比較常見的增粘劑,因為它與聚乙烯薄膜不相容,所以會逐漸遷移至薄膜表面產生粘性。
纏繞膜要求的粘性需要有良好的剝離粘性也需要有良好的搭接粘性。剝離粘性越高,托盤就越不易散包,而且薄膜的密封性越好;搭接粘性越高,薄膜就越不容易發生縱向位移,所以想要獲得牢固的包裝,就需要纏繞膜的剝離粘性和搭接粘性能夠達到均衡。
1.PIB分子量對纏繞膜粘性的影響
因為分子量不同,粘著性能也會隨之不同,分子量高的PIB可以讓薄膜具有更高的剝離粘著性,但隨著PIB分子量的增加,搭接粘著力會降低;如果分子量太低的話,又會因為易揮發,導致粘性保持時間過短。因此,選擇適合的分子量PIB才能讓纏繞膜具有好的性能。有研究表明,數均分子量在1300左右的PIB是比較合適于增加纏繞膜的自粘性的。
2.PIB添加量對纏繞膜粘性的影響
纏繞膜的粘性與PIB加入量是成正相關。但是,如果PIB加入量超過百分之3以后,纏繞膜自粘性的提高就會變得不明顯,一旦繼續提高PIB的加入量,PIB會在膜表面析出結成塊,造成薄膜自粘性不均勻,甚至膜卷很難打開。為了保證纏繞膜的相關性能,并考慮原料成本相關問題,PIB的添加量可以控制在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之間。PIB還有一個滲出過程,一般是要三天左右的時間纏繞膜表面才能產生足夠的粘性。
3.儲存溫度對粘性的影響
PIB的遷出速度與存放的溫度也是有關系的,如果環境溫度升高,PIB的遷出速度也就會增加,粘性也就會提高。所以,纏繞膜要達到一定要求的粘性,應該在較高的溫度下儲存,而且要防止一周后即可達到使用要求。但如果長期儲存在高于30℃環境下,PIB也會大量析出,很容易產生膜卷大小頭或紙芯脫出的現象,因此在達到粘性要求條件后,一般應該放在-15℃~40℃的環境下儲存。
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關于纏繞膜粘度相關內容,歡迎大家閱讀收藏!